七星阁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苟道不死 > 章节目录 第420章 心造法则

章节目录 第420章 心造法则

    只有法则才能够对抗法则。

    能够将“里世界”天空中那些如云朵一般的法则之力如此干脆利落的尽数逐去的,也只能是另外的法则之力。

    这两者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其在“里世界”展现形态上的区别。

    那些遮蔽了“里世界”天空的“法则之云”,是入侵者,来自于“天外”,带着摧毁、同化整个“里世界”的使命;

    而那出现在驮日巨龟身周,先是极稀薄,而后迅速化为一片辽阔的“法则水域”,则是守护者。

    随着这片辽阔的法则水域的出现,“里世界”就像是真的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一个辽阔的水世界撑起了“里世界”的骨架,让其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形态。

    孟周此刻却没心思关注这些。

    随着第一百零八道天劫结束,天空劫云逐渐消散。

    无尽的霞光,便将孟周浸润其中。

    从“星宿天池”水域中那一团身化之水,到识海魂潭所成辽阔水域,到“里世界”那撑起一个世界格局的无垠水世界,全都淹没在无尽霞光之中。

    在这无尽霞光中,孟周曾在金甲灵虫渡劫成功之后就有过一次的体验,再次出现。

    但,和金甲灵虫那一次,又有巨大的不同。

    当时,透过这仿佛来自于真实界深处投影的玄妙霞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可直通真实界更深处的“窗户”。

    而这一次,孟周透过这霞光,虽也看到了种种玄妙景象,但却压根没有发现边界的存在。

    任他穷尽目力,也无法找到这窗户的“边框”。

    种种或神奇,或看似寻常,或光怪陆离的景象,呈现在孟周面前。

    在这些景象中,既有让孟周感觉非常熟悉的。

    许许多多修士的身影,战斗的身影,修炼的身影,悟道的身影,施法的身影,论道的身影……

    这些修士的形象,绝大部分都非常非常模糊,只有一点淡淡的轮廓,他只能从中看出一些非常模糊的信息。

    另外,也有一些修士的身影,相对来说比较清楚。

    而又有极少的一部分,面容轮廓非常清晰。

    当孟周的目光落在这些身影上,无论是那些痕迹极浅极淡的,还是那些非常清晰的,在视线对上的那一刻,他的心中都会生出一些极鲜明的感受。

    譬如当孟周看向一个形象模糊,似乎正在御剑战斗状态的修士轮廓之时,一种御剑如风,风化无痕的感悟便涌上心头;

    又比如,当孟周看向另一个似乎在闲坐品茗的修士轮廓之时,心中却感受到了一种“面如平湖而心有惊雷”的奇妙意境;

    在这密密麻麻的修士身影中,孟周凭着自身对信息超卓的处理能力,甚至看到了不少“故人”。

    这些“故人”,既有分散在外域八荒中的修士,也有星宿海内隶属于星宿宫一员的修士。

    而凡是能与现实中的某人对应上的身影轮廓,无一不是修行一途上的佼佼者。

    即便修为境界有高有低,但却都是对修行一道有着自身见解与领悟,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盲从之辈。

    相较于孟周此刻看见的那茫茫多的修士身影,“故人”的数量是极少的。

    而除了修士的身影痕迹外,还有绝对数量更加庞大的各种妖兽、虫类、植物还有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形态。

    当他的目光落在任一一道身影之上时,一种奇妙的、鲜明的感受便会从孟周心底升起。

    金甲灵虫渡劫成功之后,孟周就已经历过一次。

    现在,再次亲身经历了一次。

    虽然呈现出来的形态更加浩大,更加复杂,但却也足以让孟周心中明悟。

    “这应是这世界本身记录下来的特殊‘档案’吧。”

    “每有生命在与世界深入交互……换个说法,就是处于‘天人合一’,悟道入境,顿悟升华,亦或者别的什么奇妙状态,对天地,对世界有了某种新的领悟阐发之时。”

    “其本身固然因此得到了极大地好处,实现了个体生命层次的升华拓展。”

    “可对世界而言,这很可能同样是一笔极宝贵的财富。”

    “甚至,很可能就是世界底蕴的一部分。”

    “凡是这样的时刻,全都被世界珍而重之的记录了下来。”

    “哪怕漫长时间过去,即便那些生命个体早已消亡,甚至已经无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但这份被世界记录下来的特殊‘档案’,却会一直保留下来。”

    孟周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从许多修士身影那里,看到了非常古老的痕迹。

    有许多,从服饰、发饰等特征就可以看出来。

    更有一些,在看到的第一眼,孟周就可以确定,这些人类身影生存的年代,一定是在距离现在极久远之前的过去。

    譬如一具身着粗陋麻衣,随意箕坐望天,双手十指间却正有一根绳索蜿蜒缠绕的身影。

    在看到这身影的瞬间,孟周仿佛身临其境的看到了一种可以引动风雷的绳结技法诞生的过程。

    而在另一个半袒上身,只在腰间裹了一件兽皮的,瘦得皮包骨的枯瘦老者身影身上,孟周感受到了“灵师”的气息。

    孟周真的很意外,遇到绳结师还有灵师“同行”,居然全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但这还不是最让孟周意外的。

    让孟周最感意外的,是在这挤满了他“视野”的身影中,他居然看到了“自己”。

    而且,还不只是一个。

    “这应是我将三阶春水经彻底完善之时。”

    “这是我创出‘血肉重生’技能之时。”

    “这是……”

    在这里看到自己的“照片”,真是一种奇怪的体验。

    而这一幕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之所以能在这海量的身影中看到如此多信息,更多还得归功于他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超卓。

    很快,那挤满整个视野的、密密麻麻的身影迅速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错的、充斥着整个视野的丝线。

    而这些丝线的任一段,乃至任一点,都带着鲜明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与呈现在金甲灵虫面前的相比,还要更加驳杂。

    对此,孟周自是心知肚明。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渡劫成功的金甲灵虫来说,自然也要面对一些选择。

    可真要说来,金甲灵虫的选择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它们未来可以走的路,无限接近于“单选项”。

    ??????55.??????

    与之相比,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近乎无限!

    只一个近似于大杂烩的“五行万象体”,就几乎让孟周拥有了通往任一一个方向的可能。

    而这,还只是他庞大选择项中的一部分。

    专注于攻伐的剑道;

    专注于卜算推演;

    绳结师、灵师,任何一种职业指向的,同样都是一条坦途大道……

    这些选择全部摆在他面前,能不驳杂么?

    而其中,因为有着代表了孟周“不朽金丹”成就的青色莲子存在。

    他若是生机造化一道为核心,相较于其他选择,还会得到一笔极其丰厚的“起始资金”。

    面对这近乎无穷个选择项,“为何要单选,我全都要”当然也是可以的。

    但,这同样要面临一个轻重主次的选择权衡,孰轻孰重,谁主谁次,这依然是要明确的。

    无论如何,都必须有一个清晰而确切的核心。

    也惟有如此,今后修行的方向才能明确。

    不然,使出吃奶的劲却都在原地打转,那真就是徒劳一场。

    对此,经受过前所未有的、一百零八道天劫考验,渡过“道心劫”的孟周都是非常清楚。

    而对于这个选择,他也非常明确。

    “里世界”那片辽阔水域,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但神奇的是,此刻展现在孟周面前的,那几乎代表了无穷可能性的选择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一个。

    这一幕,若是出现在其他渡劫成功的元婴修士面前,大约会道心崩溃。

    “我怕不是修了个假仙!”

    摆在面前的每一种选择,都必然关联着一种天地法则。

    这是常识。

    若是没有与之对应的选择项,那就只能说明,天地之间,并不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天地法则!

    这可不就是修了个假仙么?

    这说明这就是一条“断头路”。

    前途?

    怎么可能还有前途。

    正确的做法,当然就是立刻改道。

    ——这种情况,修行界也是有的,甚至不少。

    并由此衍生出了“正道”和“旁门左道”的说法。

    只有那些可以让修行者一路从练气修行到元婴,并触摸到至少一种天地法则的道路,才是堂堂正正的道路。

    除此之外的那些,都是“旁门左道”。

    它们或许能让修士踏入练气、筑基乃至结丹层次,甚至有一些刁钻的、可速成的方法,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攻击手段、防不胜防的秘术秘法,但只要是无法助修行者触摸到天地法则之力,那就必然被真正的求道者所唾弃。

    便是原来走在这条道上的修士,只要有选择,都会立刻转投他途,舍了这条“断头路”。

    而眼前的事实证明,孟周从练气境就开始,就以“水之四性”为基础,为自身量身构筑起来的框架核心,后在筑基、结丹阶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出来的,专属于自身的修行体系,就是一条妥妥的“断头路”无疑。

    在天地法则中,没有属于它的位置。

    这无疑是相当打脸的一幕。

    更是非常棘手的一幕。

    更严重的是,这还是孟周成功渡过“道心劫”最重要的倚仗。

    对他来说,舍弃这条“断头路”,另选新途,不仅有以往所有积累都要作废,前功尽弃的风险,更有“道心崩溃”的可能。

    但是,面对眼前这一幕,孟周却没有表现出一点被打脸、感到棘手的模样。

    “果然。”孟周心中如此想。

    也多亏了“道心劫”,那源源不断的侵入“里世界”的“法则云朵”,让孟周在还没有完全渡过天劫之时,就对天地法则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种了解,远达不到真正掌握的程度。

    但也足以让孟周对天地法则的特性有一个梗概的领悟。

    在那时,孟周就已经意识到。

    自己以“水”为基础,一点点完善出来的“水之秉性”,和“五行之水”并不是一回事。

    且越往后,越是如此。

    特别是在他为之注入了“上善至德,柔弱不争”这样的特性之后,更是彻底脱离了“五行之水”的范畴,完全成为了专属于他一个人的“私物”。

    在那个时候,他其实就有一个选择。

    最简单,对他影响最小的选择,就是将他主观赋予的一些特性剔除,让其重新回归于“五行之水”的范畴之内。

    于他而言,这同样是很契合的。

    更重要的是,完全由自己一手创造并完善的修行法,就此得到了天地法则的“背书”。

    后面的路,自然就会一路顺遂。

    但,几乎没怎么犹豫,这个最简单,对他影响最小的选择就被孟周舍弃了。

    他反而“顶风作案”,借助“道心劫”这个微妙的契机,在“里世界”层面真正完成了开天辟地一般的创举。

    而并不真的存在于天地之间,完全由他“心造”的“法则水域”,成为了“里世界”的根基,同样也成为了孟周道心的根基。

    ——以他当下的境界,并不是随时都有能力在“里世界”造出一片并不真实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法则水域。若是没有“道心劫”,他也无法再“里世界”行开天辟地之举。

    这放在其他修士眼中,无疑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放着通天大道不走,自选一条断头路,这无疑是自绝前途。

    可孟周不是其他修士。

    “断头路?”孟周心中很自然的就出现这么一句话。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真·鲁迅说的。

    而早在很久以前,孟周在修行一道上就已经有了类似的领悟。

    从开始修行到现在,他又何曾循规蹈矩过,又何曾走过“正道”?

    十步里面,至少有九步都是他自己从原本没路的地方硬生生走出来的。

    而正是这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铸就了这样一颗道心,也让孟周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做出了那般几乎断绝退路的大胆决定。()

本文网址:https://www.7xingge.com/xs/0/262/66377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7xingge.com/0/262/6637704.html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